Appearance
WARNING
使用药物自杀是及其具有挑战性的方法。
每个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都不一样,有服用超高剂量仍然被救回的案例,也有少数服用死亡的案例,在其他方法可以成功的情况下,服用药品自杀并非一个好的选择。
简介
如果能成功的话, 吃药无疑是最佳的自杀手段。 不过自杀未遂的情况很多,及准备时间过度费时是一大问题,痛苦的程度因药物不同而异。
桌上散放着红、黄、蓝等各种颜色漂亮的胶囊和药片,或是一小堆雪白的粉末。当把这些吞服下去的时候会慢慢地睡着了,而且再也不会醒过来。这是在平静睡眠延长线上的死亡,也是理想的自杀手段,而且是只有透过药物才有可能实现的手段。
某种药物会控制头脑。脑部是担负人体之自我组织性的系统控制装置。不论是呼吸功能或心脏跳动等,凡是维持系统用的功能全部都是由大脑控制的。在此要说明的是,透过药物使这一控制装置逐渐失去协调,而用来破坏整个「自我」体系的技术。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己动手进行的脑叶切除手术的方法。
不会致命的药不算是药
不论什么药物,基本上都有 「会产生作用的量」 和 「中毒量」 及 「致死量」 。也有专家说,「不会致死的药不算是药。」 不管什么药都有致死的可能。只不过是作用量和致死量之间的差距较大,要达到致死量就必须吞服相当大的量,比较难掌握罢了。
现在的药物,这种差距都放宽了,换句话说是安全药物。这里要介绍的,是差距较小的。不过,此问题就在于「致死量」。本书所述药物服用量的标准,是各种文献所载不同药物的致死量,但也因文献而各有不同,幅度相差也很大。同时,致死量又因个人的体质以及是否经常服药而大有差异,因此,也有虽大大超量服用却被救活,而服用少量的却死亡的例子。
本来应决定生与死界限的「致死量」,却有因剂量不同、幅度参差、因人而异而未能致死的情况。于是有的研究工作者就说,真的想死的话就服用致死量的3倍吧。这样一来,致死量已经不是表示「致死的量」了。本书暂且将少量与大量之间作为「致死服用量」(未特别注明的均为成人服用量),这也只是大体的标准。这种致死量的含糊不清不但表明了生与死的模糊界限,也是使药物自杀产生困难的最大原因。
不过,这里还要再啰嗦几句。仅仅把手腕割开一道口子是绝不会死去的,但这里所举出的药物,服用了就真的会死去。
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自杀的滋味(这也并不是坏事),还是在手腕上割开一道口子较好。